黄土文化的基本特点

 
黄土文化的基本特点
2010-12-31 23:03:44  来源:书香府谷  作者:书香府谷   浏览:105次

    概括黄土文化的特点,主要有如下几点:多元性;古朴性;对立性。这些特点,又反映在经济、心理等方面。
   1、黄土地自然环境与经济模式
   近代的黄土地高原与古代的黄土高原,在地理环境上是不一样的,从地质构造来看,陕北黄土地属于鄂尔多斯地台的一部分。鄂尔多斯地台,也称为陕西构造盆地,属温带气候,海拔在1200至2000米之间。二、三百万年前,在这里相继堆积的午城黄土、离石黄土,使这里覆盖上了厚厚的一层黄土,其厚度平均在70米左右,厚者达200米。大约5000年前,这里的气温还相当暖和,茂密的植物覆盖着大地山峦,野生动物也十分丰富,这些,为我们的祖先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,分布在这里的大量仰绍文化、庙底沟文化遗址,向我们展示了黄土地昔日的繁荣。直至汉代,这里还是个水草茂盛的地方。据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载,“西有羌中之利,北有戎翟之畜,畜牧为天下饶”。(秦末汉初时,陕北一带为翟国。)汉代的一个《复议三郡疏》中描写这片土地是“沃野千里,谷稼即殷”、“水产丰美、土宜产物;牛马衔尾,群羊塞道”。当时这里是汉武帝的六个大养马场之一。看来,至少在汉代之前,这里的气温还较湿润,森林植被较好,畜牧业在这里的经济中还占有极大比例;农业方式虽已普遍采用,但范围还不甚广泛,主要集中在川道平地,几乎没有山地耕种。
   然而后来的变化却改变了这种环境。首先就是战争。连绵一千多年的民族之争、内乱,将这里变成了一个战争的漩涡,一个边关要塞。为了充实边关,从汉代起,历代朝廷都在这里大量设兵屯田。据《汉书》载,汉代曾先后七次向这里移民,仅公元前120年一次,就迁徙关东(潼关以东)贫民70余万人到这一带安家;仅一次就将60万士卒迁到这里戍田。据载,明末清初之际,清王朝曾将江逝、金陵一些大官宦、大富商合家流放至陕北一带屯田。明代永乐三年,朝廷曾将大批耕牛运往这一带,规定每百名军士必须配备到耕牛40头,用于耕作;明代成化九年,陕北一带长城修复竣工后,朝廷向这里广集劳力,对“墙内之地悉分屯垦,岁得粮六万石有奇”。到了清代,清政府更以优厚的奖励鼓励长城外的人入内垦荒,并宣布三年不纳粮,这样大量发展农业的结果,眼下确收到了一些实惠;但一代又一代这样搞下去,却破坏了陕北一带的生态平衡,大量植被,草地森林毁坏,水土流失日趋严重,致使沙漠滚滚南下,吞没耕地,填塞湖泊河流,这片黄土地逐渐变成了一个气候干旱、水资源缺乏的贫瘠之地,自然灾害频频,黄土层被冲刷得越来越薄。时至今日,靠近黄河沿岸的山峁已几乎变为石山。
   自然环境的改变,引起了这里经济方式的改变,失去了草地、森林,使畜牧业失去了长期维持的条件,而农业逐渐在这一带的经济中占据了主要位置;畜牧业退居二线,成了一种“副业”。然而,这一带的农业还一直处于十分落后的状况,比人类初级农业强不少多少,几千年的耕作方式一直延续下来。除极少的川地外,一般没有灌溉,没有恢复力的有力措施,很大程度上还是靠天吃饭。生产工具和方式也很原始,老镢头是每个农民必不可少的劳动工具,笔者听见,20世纪六、七十年代,这里还承传着牛踩场、羊种谷的传统方式,由于肥源缺乏,施肥也仅仅是象征性的。据《延安府志》说,这里的“一寻地(三亩)施肥不过百斤”,“又耕之不力,鲜施人力,翻耕播种便属勤农,过此即属坐待雨泽,每有下种后趁食他乡至收获始回者”。以上记述,多少反映出了这一带农业的基本状况。总的来看,很大程度还保持着人类初级农业的特点,发展不大。
   有一点需说明,即《延安府志》中将这一带农业缺乏灌溉、施肥等称之为“耕之不力”,说这是一种“惰性”的表现,这是不够客面的。少灌溉、少施肥,实为条件所致也。一是肥源、水源缺乏。这里十年九旱,水土流失十分严重,而每遇天旱须实施灌溉时,往往大河无水、小河干涸,取之何处?一是地理条件不利于灌溉。这里的农田多为山地,往往高出水面十多米甚至数十米,如何引水上山?即便引得上去,地形陡峭,有的地方连人都站立不稳,又如何浇灌呢?
 
   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yulinshizx.com/ylmj/39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网站简介| 发布优势| 服务条款| 隐私保护| 广告合作| 网站地图| 版权申明

    当前时间: